我校举办中国—中亚交流合作研讨会

11月20日下午,我校举办中国—中亚交流合作研讨会。此次研讨会是陕西省第七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论坛国产精品九九久久一区hh分论坛的组成部分。特邀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三国知名学者,围绕区域合作、绿色发展、科技人文交流等关键议题展开对话。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范代娣出席会议并致辞,区域国别学院党委书记任惠莲主持座谈。校国际合作部相关负责人,外国语学院、区域国别学院师生代表参加座谈。

范代娣在致辞中回顾了我校百余年来在推进中国与中亚国家交流合作方面的系列成果。她指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承载着地区各国共谋发展、共享繁荣的共同愿景。高校肩负着推进对外教育合作交流的重要历史使命。她希望以此次交流为新的起点,进一步深化中国—中亚联合研究、人员交流等领域的协同,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主旨发言环节,吉尔吉斯共和国国家科学院通讯院士、阿拉巴耶夫国立大学历史与社会法制教育学院科依楚马诺娃・乔尔蓬院长作了题为“‘中亚—中国:共同意识’与区域合作前景”的报告。她高度评价中国“不干涉内政”的外交原则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中亚各国视中国为“稳定的合作伙伴”。她特别指出,中吉乌铁路将成为“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基础设施项目之一”,并呼吁学界关注其潜在的地缘经济与安全影响,开展跨学科联合研究。

塔吉克斯坦国家科学院哲学、政治学与法学研究所法律系主任久拉洪・佐伊尔在报告中提出构建“中亚—中国区域人才平台”的倡议。他分享了塔吉克斯坦在推动知识产权数字化与建设科技园区方面的经验。强调塔吉克斯坦国家科学院愿以开放的姿态、务实的行动,与陕西高校共同打造弘扬“丝绸之路精神”与中国—中亚合作的核心枢纽,提高陕西省在对外合作中的战略地位,吸引中亚及全球青年学者深入了解陕西、参与陕西建设与发展,共享发展机遇,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东方大学外交政策与国际经济关系研究所所长古洛姆容·阿里夫约诺夫的报告聚焦于“绿色议程”,系统梳理了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在可再生能源、低碳转型与生态治理领域的协同路径。他指出,中国在太阳能、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全球领先实践,与乌兹别克斯坦的《2030年前可再生能源发展国家计划》和“绿色空间”项目高度契合,双方在生态治理技术上合作空间广阔。

区域国别学院教授卢山冰以中塔、中哈、中吉国际合作项目为例,提出要以具体的项目合作,切实推进中国与中亚的高质量人文交流。他强调,双方要以项目为合作平台和抓手,通过国际合作、联合申报、联合产出,构建中国和中亚学者之间的学术研究共同体,更好地推动区域国别学研究。

研讨会后,区域国别学院院长韩志斌与塔什干国立东方大学的古洛姆容·阿里夫约诺夫所长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科研合作、师生交流与成果转化等方面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

本次研讨会是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中国—中亚峰会共识、服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有效拓展了中国与中亚学术界在战略对接、科研协同与人文交融领域的合作深度。与会学者认为,应继续弘扬“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构建更紧密的学术共同体,为区域可持续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陕西省第七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论坛在我校开幕

下一篇 >